一
1985年的阳光很灿烂,即使是冬天,照在我身上也都暖烘烘的,不仅使我多舛的命运在阳光的照耀下有了亮色,而且也使在文学道路上跋涉的我看到了曙光。这些还得从1983年说起。
1983年第5期《长安》杂志刊发了我的短篇小说《悔》,这个短篇有一万两千字,写一个文学青年失恋后发愤考上了大学,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文学杂志社做编辑。他的前女友也是个文学发烧友,用笔名给这家杂志社投了一个中篇小说,恰好他是责任编辑。他拿到稿子后仔细审读,觉得作者构思巧妙奇特、文笔清新脱俗,下意识觉得一颗“文学新星”将要诞生,兴奋异常,马上约作者谈修改意见。见面后他才知道将要诞生的“文学新星”是他的前女友,兴奋之情瞬间消退,嫉恨之心油然而生。再后来,他以自己的职权把那篇稿件扼杀在“摇篮”里。这件事被他的现任女友知晓了,指责他作为一个编辑太小肚鸡肠,所作所为下作龌龊,愤然与他分手。
这篇小说写在《生活之树常绿》之前,现在回头去看,文笔很是稚嫩,可那时我颇有几分自得。突然有一天,我收到了陕西电视台编导丁玉清老师的来信,信中说,她在《长安》杂志上看到了我的短篇小说《悔》,想把它拍成电视剧,想征求一下我的意见。看到信的那一刻,我真是欣喜若狂,我在心里大喊:“这个意见还用征求吗?拍呀!越快越好!”
那一夜,我激动得彻夜难眠,觉得自己似乎是在做梦,好像天上掉馅饼砸到了自己身上。此前,别说认识丁老师,连她的名字我都没听说过呀,是幸运之神给我们牵的线吧。
一周不到,丁老师就改编好了剧本,并把剧本寄给我征求我的意见。
我从未接触过电视剧剧本,但感觉改编得很到位。然而,好事多磨,由于资金问题,这部单集剧一直拖到了1985年4月才拍摄完成。丁老师原本打算邀请我去拍摄现场看看,可我腿脚不便,只得作罢。她知道我急于看到电视剧,几天前来信告诉我,她们4月18日来我家,带上拷贝的文件和放像机,让我先睹为快。
真是令人难熬又期待的等待。4月18日姗姗来迟,丁老师说好的下午来,我左等右等却不见她来。那时没有电话,我们无法联系。眼看着夕阳滑向西山,我有点儿失望了,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汽车喇叭声,我的侄子从门外跑进来大喊:“爸爸(叔父),来了!来了!”话音刚落,丁老师一行进了院子。与她一同来的还有摄像师郭宪,他身材魁梧,一米八五的个头